先旨聲明
不太喜歡有人拿特例來討論一些情況,特定的人我覺得都沒什麼好討論的,除非他是真正可以養活一百萬人的天才。當然我也只是就我個人主觀的感受跟經驗在論述,沒有辦法證明這是平均還是特例。老話一句理性勿戰。
感覺年輕人想要出頭,比較合理的方法就是開一間自己的小店,賣吃的喝的加些創意;剛好昨天新聞也在報導一個嫁到巴基斯坦的台灣人因為戰亂的關係帶著大兒子回來台灣求生存,原本在巴基斯坦是王子般階級本來還可以去劍橋唸書的兒子從不適應到變成真台灣人,一起和媽媽打拼開中東料理烤肉串賺了很多錢,我也不知道到底這種靠食物的比例有多少但新聞幾乎都是報這種的。
這也更讓我覺得自己在台灣毫無用武之地⋯⋯雖然自己對於喝的東西也是小有研究,技術上也還稱得上業餘,但這個現在不是自己最想做的事情。現階段還是希望能夠做AI相關的研究跟應用,這一點在世界來說是趨勢,在台灣來說我覺得理想的工作機會非常的少。錢當然是一個問題,但我覺得絕對不會是最主要的問題。最主要的問題,是在這些工作崗位上很難有熱情。
當然多數人的反擊就是年輕人應該要靠自己的,尊重是爭取來的,哪有你一畢業就想要權力跟資源?這些論點我都同意,但令人感到可笑的是,如果用同樣的標準來看這些「主管」,會發現他們根本沒證明過自己,純粹只是因為資歷高比較老所以在那個位子。也就是說,就只是資歷重於能力,我最肚爛的一種政策但似乎就是台灣最盛行的一種。
以已離職的公司為例,任何一級的主管幾乎都是:
- 一有什麼成果就要跟三四個不一樣的人,然後什麼都不懂的人來給你意見指導?
- 每次討論Machine Learning的東西都只會問:這個就是Deep Learning嗎?(答:不是)啊不是,啊那是什麼?然後解釋完下次又忘一點學習能力都沒有。
- 跟你討論strategy連MECE是什麼都不知道。
- 跟你討論目標連KPI或是OKR都不懂的設定。
- 整天講要成為國際公司自己英文講最少又最爛。
- 整天要你跟大家學習,要team player, proactive, responsible, commitment, creative自己一樣都做不到。
- 只懂得把PM掛在嘴上而自己負責的project完全沒有deadline可言。
然後最莫名其妙的就是明明大家都是台灣人但只敢欺負台灣人,遇到中國人印度人都兇不下去,但是台灣人能凹就凹?!能罵就罵??!?最後一次報告後跟老闆再私下聊了下,他說:你剛剛那樣報的方法是我期待每個PhD能夠有的能力。那你為什麼不拿PhD的pay來hire我?或者讓那些沒能力的PhD不要再當我的主管??
我是不覺得被有經驗的人管是什麼問題,只是相對應的要拿出夠多「客觀」的成就。在新加坡台商的經驗就是老闆瘋狂地跟你說你還有很多能學的,我還可以教你很多東西,但是跟他共事的過程中就只覺得他什麼事情都處理不好。嚴格來說,他真的教導我的東西就是「看病還是回台灣看比較好」(ps 他已經是拿了美國護照)。
如果你年紀大我30歲,能拿出來成就只有我的2倍,那對我來說跟著你學就是在學習失敗經驗而已,完全不值一提。但老屁股們常常會覺得這一點點因為時間累積所多出來的東西就覺得電爆你?這實在太好笑了。那種理所當然的傲慢就是阻礙科技業進步的原因。在台灣發展真的是很賭運氣,如果遇到爛主管一輩子就會卡在那邊,幹了三五年進步很有限,生涯大概就是那樣了。但要能夠找到很好的團隊?直白講要嘛就是靠爸靠關係,要嘛就是有運氣。
除了Software跟AI相關的研究單位外,跟其他人聊天大概也有一半是這樣的,再更直白一點就是如果成功都是我最棒領導管理的好,如果失敗都是你們下面的人不努力不好用。依照市場機制,就會有人提到對啦你那麼厲害你出國去啊不要留在台灣。但我的意思是,我從台灣社會吸收了那麼多資源,現在為了自己,要跑出去國外對這個社會沒貢獻。對我個人而言當然沒問題,但長久來說不是最有效率的資源運用,也沒人希望看到自己的社群沈船的吧。
一方面自己覺得很可恥,頂著台灣前三好用的學歷但是沒繳過一毛稅給政府,另一方面也覺得很無奈,已經21世紀不需要跟這些老人浪費時間讓他們把好處吸光。但真的很希望有一天,大部分Made in Taiwan的優秀人才都能在這個島上發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