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天提到漫畫書裡也會有很多平常難以得到的想法,想說打鐵趁熱,今天就來寫一個我思考很久,也問過很多人,但是最後從漫畫書裡面得到答案的一個經驗。我的問題很簡單,就是:
我們為什麼要學歷史 ?
我始終覺得這個問題在現代社會很重要,畢竟作為一個全民教育,若沒有很明確的學習目的,很難讓人信服。我個人也算是滿實用主義的,若不具備特別有力的應用價值,我認為就不適合現代社會,更何況歷史對於大部份人的經驗來說很無聊,對功課好的人來說背一背就可以輕鬆 98、100 的科目,對不喜歡唸書的人來說就是背背背背背背背背書而已。身為一個大學受歷史學訓練的人來說,我在修課的過程中也一直問自己這個問題,試圖從自己的經驗中尋找答案,不過一直未有成果。但我始終把這個問題記在心裡;剛好之前有一陣子在吵歷史課綱,讓我可以借此整合一下自己的感想。
一位網路知名評論家發表過一篇文章,這個知名評論家我算是有一面之緣,似乎在台灣的輿論還有社運中確實占有一席之地,他這篇文章的題目是這樣的:
我們為何學歷史?── 教育史學格局、地理框架,與課綱的政治 [文章連結]這篇文章基本上是要談關於課綱的事,但他想從為什麼要學歷史當成根基來談,該文開頭提到:
「為何學歷史?」本身是個精采的歷史課題。讓我對於這邊篇章開始感興趣,希望他能解答這個問題,接下來他闡述這個問題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答案,最開始是精英階級的士大夫史學:
內容主軸是朝代更替、治國興衰、人物臧否,主要目的是讓後世能「以史為鑑」,並建構某種價值體系以「陶冶人格」。這是一種服務於「菁英政治」的歷史。而在西方東進之後,學習西方以國族為基礎而產生的國族史學:
這種歷史,肩負召喚國家光榮感,辨識共同敵人(不管是外部列強,或是內部的共匪台獨),以動員國民力量的角色。這是用於形塑「認同政治」的歷史。他表示戰後國民黨基本上就是融合上述兩種史學,強調國族主義,教育我大家我們是中國人!而在近代民主化之後,新的人本史學思潮開始流行,而其最主要的主旨是希望教導學生下列的事情:
一、對我們自身與所處的世界,形成「有時間縱深的理解」,體會其樂趣。這種理解,本於對不同尺度現象因果的認知。但透過將現象定錨在更廣闊的意義脈絡,其卻能帶來某種美學、甚至宗教式的體驗,形塑人們的本體安全感。
二、理解外在結構(地理、氣候、科技、制度等)如何形塑人類命運,並對人類在種種條件下創造歷史的可能性,保有信心。這方面的見識,往往會影響個人面對社群與時代時的態度。
三、學著去想像體會,不同時空人們的處境,感受、記憶與行動邏輯。這種同理心的欠缺,往往導致社會衝突動盪加劇。
四、理解運用史料的方法原則,以及這些方法的有限性。換言之,認知到歷史記憶可能分歧,而「史實」可能永遠殘缺。
五、學習評價歷史所根據的不同價值(例如政治發展、和平、經濟福祉、文化創造、歷史主體形塑、生態平衡等),及可能出現的爭議與張力。他對於我們為什麼要學歷史的定調,就是基於我們要學人本史學,並且透過人本史學跟黨國體制下的國族史學的拉扯來論述課綱定位的問題。我想,對於歷史教育能達到的目的來說,上面這五點歸納分析的非常好,但是由於以下二個理由,這依舊無法解答「我們為什麼要學歷史」這個問題:一、歷史可以達到這個目的不代表其它科目或訓練不能更有效地達成;二、有些目的不適用於每一個人。不能說歷史可以帶給我們一些好處就一定要學,畢竟其它學問可能帶來更大的好處,也不能說這在我身上有效果,就認為大家都一定要學。
第二點,我還是覺得商業訓練比較有效,看一下現今世界情勢與產業發展,配合各國的策略制度科技專長,再包含地理氣候等來做產業分析,這樣也很夠啊。一樣的,我不覺得要達成這個目的,歷史學是最好的訓練。
第三點,我相信有更好的教材可以專門來討論這個能力,就我自己的經驗,訓練同理心並不在歷史教育的核心能力中占太多份量。
第四點,我們必須要先回答為什麼需要學會理解運用史料,一方面史學方法(或「只有」史學方法)能處理的問題仍然定位不明,另方面目前的中學教材也未真正投注於如何運用史料的訓練。
第五點,評價不同價值的能力,從辯論或者公民科 (時事討論) 來訓練會更有效率,畢竟我們見得真的理解古代人的爭辯是在什麼樣的時空背景下產生,甚至有時也沒必要理解。例如明朝對於邊防海防孰重的辯論,在今天的國防體制下顯得沒什麼意義,與其理解這個議題,還不如看中國在東北亞的軍事行動及中美關係之間的關聯來得有意思。
這幾個論點都有點老派,給人比較多官方說法的感覺。我還是只有同樣那句話:為了這些目的,有太多東西可以取代歷史學,我還是不知道為什麼我們一定要學歷史。
其實,我在台大歷史系上課的時候,曾經問過幾位私交比較好的老師這個問題,大致上也就三種答案。第一種就是洞燭先機,鑑往知來,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這我得說真的是太理想了,能夠做到的人根本少之又少,而且要訓練這種能力,感覺統計學還厲害了一點。第二種就是分析資料加上整理寫作的能力,像是歷史摘要的寫作練習就是最好的例子,這個我就覺得歷史訓練滿不錯的,但我會接著問說要這個能力幹嘛?如果是為了應用在其它領域,那仍然需要其它領域的知識,還不如直接在其它領域訓練更有效率。第三種就是這些老師自己覺得唸歷史蠻好玩的,也沒多想就唸唸唸唸唸到博士了……這當然完全沒有參考價值。
這個對我來說幾近無解的問題,卻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找到了一個可以信服與接受的答案,這個巧合就是我與一部漫畫書──《王牌酒保》(Bartender) 的邂逅。
因為版權問題不能直接貼上漫畫,只好用文字來聊一下這個漫畫裡的故事。
《王牌酒保》的主角叫做佐佐倉溜,原本在日本一間傳奇的酒吧工作,後來在18歲時跑去法國飯店學調酒。在法國,他鍛鍊了成熟的調酒技術、贏得了調酒大賽的冠軍,人們稱他為「神之杯」。實際上,「神之杯」是他個人所追求的最高極致調酒──能撫慰人受傷心靈的最後一杯調酒。這聽起來有點怪……但整部漫畫的定調就是:身體受了傷要去醫院,而靈魂受傷的人們,就要去酒吧療傷,調酒可以傳達出很多意念,不只是酒精而已。就故事的內容安排來說還滿成熟的,充滿著大人的味道,的確有一些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巧合與故事。要問在現實生活中有沒有可能發生?也不盡然不可能。例如佐佐倉記得一位八年前在法國飯店酒吧遇到的客人的名字跟他點過的調酒及順序。八年前耶也太扯,但那是他剛到法國的時候,還不懂法文的他在適應上遇到極大的困難,他提到和那位客人聊天給了他勇氣,從這個角度來說似乎又不是說不可能。此外,漫畫設定他能夠記住每一個客人來店裡點過什麼酒,並且說這是好的調酒師都辦得到的。如果是日本人的話,我想還真的有點可能呢。
總而言之是一部在講心靈安慰的漫畫,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來看一看,今天只是要談對我有啟發的其中一話。
佐佐倉在回日本酒吧工作後,偶然的機會下又遇到了過去酒吧的前輩,那位前輩為了要幫銀座的酒店小姐應付一些色叔叔,就調了酒精濃度非常高的酒給那些客人喝,讓他們喝醉了就沒辦法再幹嘛。對佐佐倉來說,調酒師不應該端給讓客人會喝醉的酒,這也是他們的師傅教導給他們的道理,前輩聽了這番話後有些不是滋味,想要領教一下八年不見之後,佐佐倉到底進步了多少。於是,他約了一位小姐一同去佐佐倉工作的酒吧,想要看一下佐佐倉會端出怎樣的酒。那位小姐不常去正統酒吧,平常只習慣喝燒酌,但正統酒吧裡面並沒有燒酌。
最後,佐佐倉用來自巴西的 Caipirinha 酒混合萊姆調出類似燒酌的味道,並且提到這個Caipirinha 酒是用甘蔗汁發酵蒸餾所乘的酒,在巴西相當受到歡迎,在 2003 年 10 月特地以法律規定,其酒精濃度必須為 15 至 36 度,調酒時可以加的粉末為萊姆和砂糖,是巴西人在嘉年華和看足球時不可缺少的一杯酒。那位小姐就說,居然還要用法律來制定,未免太小題太作了吧?佐佐倉說,或許是對酒的那份感情所致吧,隨即佐佐倉陷入了回憶的世界,回憶起師傅對他們說過的一句話:
為什麼調酒師的修煉要從擦酒瓶開始?
除了擦去灰塵記住店裡的酒單之外,借由學習每一瓶酒釀造者的歷史與文化,就會對酒產生感情,所以不可以把酒當作用來喝醉的工具。
老實說我第一次看沒有什麼感覺,而是在一個偶然的下午再翻到這一頁,我才發現,這不就是我想要的答案了嗎?我們為什麼要學習歷史?就是因為我們要對某些東西產生感情。我們會對人事物產生感情,必定是因為知道了什麼,如果一無所知,又怎麼會有感情呢?
說到底,學歷史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產生感情,這是歷史的一個功用,同時也是其它訓練難以取代的功用。
很明顯的,我們生長在這個島上,學歷史的意義就是要對這個島以及它的文化產生感情。明白這點之後再回頭看以上數點的分析,真的是毫無意義的廢言,講了那麼多功能,如果不能夠讓學習的人有感情,那還有什麼意義?歷史教學,需要能讓我們感動的主題,也需要能讓我們覺得歷史有趣的主題,兩者互相配合之下,我們就有可能學更多,並且愛更多。
一旦我們理解學歷史是想要對台灣的文化產生感情,那去爭辯課綱如何又怎麼樣呢?就算今天把中國史全面抹除,三年都學台灣史好了,回想我們過去念的課本,那一堆又一堆的「史實」,真的有帶給我們什麼感動嗎?尤其在偏重政治史跟制度史的教育下 (我想是因為比較容易出題),我們是又能有何感動?難道說中國史就沒有讓我們有任何感動的機會嗎?老實說我不以為然。
這篇評論裡的歷史學基本上就是國中程度,有許多不太精確的認識及過於粗糙的框架。從一開始的士大夫史學就是錯誤的理解;歷史對於古代讀書人而言,絕對不僅是什麼陶冶性格或鑑往知來。在過去,文字記錄必須要有所用途,背後其實有一套完整的思想體系在支撐,所寫下的過去記錄是這套思想的反映;透過流暢而優美感的文字,拿過去的事實來傳達自己的思想,這才是歷史在古代比較精確的定位。歷史之用不是單一的存在,這就是我們現今常聽到的文史哲不分家,古代是如此,現代也是如此。我們學中國史,其實是學習這套文化的最佳方式,如果不學中國史,那教國文的老師是會增加多少困擾?我們對於文言文的理解絕對大幅下降,很多文字的情懷我們就讀不懂了。
這不能只是一個政治傾向的爭辯。當然你可以說我們也不要學文言文啊,全部中國傳統的都不要,我們國文課就學到小學就好 (畢竟中學以上大多數是文言文),這也是一種論點,雖然我完全不認同。
說到底,我們始終是中華文化的一環,就算不是說普通話而是講閩南語;即使在古代,福建也是會出狀元的,跟台灣話關聯不大。中國的文學歷史和思想絕對是我們文化的根,而且是盤根錯節,交織在一起的根,說要完全捨棄,那真的是墮入了文化地獄。說學中國史就等於認同中國實在完全沒有道理,我覺得那只是文化裡所包含的部分 ,例如可以更了解一個熱愛學習的人會有何表現、一個知識份子應該要怎麼對社會付出,中國史裡有很多不同的故事能讓我們能了解。
或許會有人說,既然是要傳達對台灣的感情,那就應該只教台灣的東西就好了啊?這樣不是比較有機會讓大家愛上台灣嗎?評論中也有一段文字表達這樣的概念:
不僅是台灣史,甚至進一步到地方史、家族史、個人史、物件史,從人本史學立場,這些微觀歷史比起任何「中心視角」歷史更容易與人的生命經驗連結,讓學習者體會歷史之趣。據聞《95暫綱》歷史課綱小組召集人(毫無台獨色彩的外省籍)張元教授,即是基於「教學容易與生活連結」為由,決議把台灣史安排在高一上學期先教。看到這一段文字,我實在是啼笑皆非。我不知道這名評論者是怎麼看待張元老師的,是純粹就他的出生背景來理解,還是懂得他的教學內容跟理想。張元老師是清大歷史所的教授,但是會在臺大開課,他的課主要教授資治通鑑中隋唐和三國時代的節錄,在歷史系裡面是很出名的,原因是在於:他的課太好玩了。
他的教學重點不在於史料的分析或精確,而是鼓勵你去猜去想像,很多東西歷史記載裡沒有,但根據其它材料,你能自由的發揮想像力去填補。對他而言,這種訓練是更重要的,而且也能讓學生很融入地、跟著他的脈絡來猜一些東西。另外,他很重視人物的特色,在課堂上最常聽到的就是這句:「XXX,他是個怎麼樣的人?」他會找各種中學課本不會寫的小故事來刺激你,讓你從中去想像這些人物,並且跟以前中學課本學到的人物形象加以比對。張元老師也非常熱衷啓蒙高中生,時常聽他分享在高中工作坊的經驗,還有那些高中生猜的故事。
要說「教學易與生活連結」,若是張元老師來上課的話,即使 80% 的課都是在講中國史人物,只有20%的時間說一些台灣人物故事還有他的猜想,就足夠引起學生的興趣,並且也認真去理解剩下的台灣史部分,這樣難道會比那些教學普通的老師用 100% 的時間講台灣史差嗎?我想學生們肯定是對他的那少少 20% 的台灣史更印象深刻。
再舉一個例子,臺大歷史系李文良老師開的台灣史中,整個開頭兩節課完全是在談中國史,主要是邊防史,從古代長城怎麼阻擋敵人,到最後明朝的海陸邊防選擇來開啟台灣史的內容,這個架構也非常引人入勝,並需要我們對中國史的了解。
重點是在於教學的方法,教學的內容,只要是能夠吸引學生興趣的,或者是有趣的發想,就應當採納,而不是執著於台灣本地還是中國或同心圓什麼的。「台灣本地的東西比例多就比較有效」,完全是基於過去讓人詬病的教學方法下所提出來的假設,真正的問題還是在於:我們的歷史教育到底有沒有辦法讓人產生感情?我深深相信,要藉由歷史讓我們對這塊土地產生感情,不需要教「非常多」的台灣史,就能傳達出一些感情。我也是有過一個這樣的經驗,這個深刻的經驗發生在我修習台大黃富三老師的台灣社會經濟史時,我第一次感覺到真正認識了這塊土地,並且跟它的過去有所聯結。
台灣社會經濟史最早可能是荷蘭和鄭成功時代,但因為時間實在太短所以老師沒有特別著墨。從清代開始的台灣社會,老師有一套自己的理論,說明台灣早期的經濟發展是一個和國際貿易接軌的火車,火車頭始終是追求貿易,隨著不同時期國際需求的不同,就會掛上不同的車廂 (產品)。所謂的國際,是一個中國市場和世界市場的平衡。從蔗糖到稻米到茶葉的市場變化,就解釋了為什麼會是一府二鹿三艋舺。
天啊我們背了多久的一個詞彙,卻從來沒有了解到底發生什麼事情,那天一聽完他整套理論我實在是覺得很暢快。
課堂上也提到很多台灣早期發展的變化,例如新港跟北港是怎麼來的,媽祖廟是怎麼傳開來的等等,讓我那年過年回家急著跑鹿港跟北港,非常想要看一下課堂上所學的東西在現在還能找到什麼遺留下的痕跡。第二學期的課就講到清朝末年,包含整個北部的發展,說了很多臺北地名的由來,參訪了林家花園 (之前談藍屋和林家花園那篇文的知識主要就是來自於這門課) 及雞籠許多砲台。因為和過去中學所學的台灣史知識太不一樣,讓我覺得很有意思並且很想要去實地走走,還有和別人分享。不得不說,從這一門課開始,我才真正藉由歷史而非「國家」、「自由民主」、「這是我的家園」等理由,和這塊土地產生了情感上的連結。
當然,我們很難去論述說,究竟是先對歷史產生興趣後才會想多了解台灣,還是可以透過有趣的台灣故事讓人想多了解歷史。但是不管怎麼說,我個人就是學到了這些有趣的故事,並且時時刻刻的分享給別人。說真的,就結果來看我覺得效果不差。有一個學期結束的晚上,跟一同住臺大 BOT 宿舍的朋友喝酒聊了一個晚上,不知不覺就砲了很多台灣史學到的東西,不久後他在 facebook 發了一個語無倫次的動態:
嗯…其實我還滿喜歡台灣的雖然我不喜歡日益無聊的綜藝節目及無特色的藝人討厭那些出一張嘴毫無建設唯恐天下不亂的名嘴 (明朝御史台言官??) 痛恨不知廉恥視人民的錢不是錢滿口謊言的政客 (不承認學長的學長,一直跟鄭OO 吵XD 應該關掉台大法律系才對XDDD 別扯人格是高中) 無奈被操縱的人民
但還是有滿多值得喜歡因為一直記得住在 BOT 的最後一晚聊台灣歷史板橋林家,武狀元>文狀元的蠻荒之地等 (雖然我也是滿喜歡日本史啦,最近在看明史)
(……後略)
就我自己的感受,還有最後他給我的回應,我相信學習歷史可以對一塊土地上的人事物產生感情,進而想了解更多。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學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