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之書》讀後感之二
我想這篇文章可以從「為什麼我認為自己是個好學生」開始:即使我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懷疑成績好的價值,我仍未停止過追求它。它給了我好處、給了我正向回饋,於是它內化為自我認同的一部份,在這樣的價值系統中我感到安全。
即使在理性上我能從各種角度批判由讀書考試來決定一個人價值的狹隘觀點(或許會開始做這件事,也是出於恐懼自己不再是第一名的憂懼....說我是因為這樣轉組的也不為過XD),在這崇尚好成績、名校文憑的社會中,既得利益者如我就算懂得反省,也難以掙脫。
而我已經長這麼大了耶,已經在除了學業以外的事物上(好啦嚴格說來我指的是人際交往的經驗)明白社會之所以賦予某些事物特殊的價值有其理由,為了穩定、為了秩序、為了維護既有的利益、為了控制感、或比較天真地,只是因為過去經驗告訴我們這樣有效──這些價值觀僅是現下的公理;即使如此仍無法不服膺於它們的我如何責怪被批評為菁英主義的高中生?
他們那些看來扭曲的特權思想、唯有讀書高的信念,不過是複製了社會吹捧的信仰;問題在於當眾口鑠金地標榜高薪、家長們一遍又一遍機械性重複「好好唸書考上好學校將來才有好工作」這樣的價值時,少數人士提倡什麼社會責任聽起來不過是高調的嘴砲──難道走上這條人人認同的道路而獲得地位與財富的人,會去改變給予他們正向回饋的既有價值嗎?
我會如此不耐,除了天生就反骨之外大概也是因為中產階級的信仰已經幻滅如同一戳就破的肥皂泡泡;我不知道是它的影響力從未存在(都只是一場騙局),還是正因為毫無反省地擁抱才導致它自身的衰亡。
唸高中之前,我漸漸習得成績好可以彌補大部分缺點的想法:不善交際不友善(沒關係因為老師喜歡你只要你人沒有太差同學也不會對你怎樣)、驕傲自滿(有人會告訴你說做人要有自信、何況你確有自得的本錢),貪圖方便之餘鞏固別人對你成績好的印象是最簡單的遊戲規則;這標籤一貼上去啊許多問題在當下就迎刃而解。我一直都很懶,懶得當個完美的模範生,因而暗自慶幸成績好就馬虎成事的北爛規則。如果不是因為性別議題,我大概會變成謹守這點不放的討厭鬼──但不知道這樣會更接近、還是更遠離Sherryhu心目中的好學生~:P
簡單來說,因為在我的觀察裡成績好凌駕一切(其它部分只要及格沒被當掉就好),至少行為上(深層的態度或許也)服膺這個價值的我,可以算是個好學生啦。何況我也不是隨隨便便面對它的哈,雖然高三上課常昏迷不醒,也總是寫完考卷才睡著啊。只因為某些年少輕狂的原因蹺過那麼幾次課並深感罪惡,各種作業無一不準時繳交……Sherryhu 的標準到底多嚴格啊 @_@,不能因為我當時年少不懂事常沒自覺地講一些傷人的話(比如別人考不好就說某某某妳到底有沒有唸書、或這麼簡單居然有人不會XDDD),就把我打入十八層地獄吧哈哈~現在想想真不可思議耶妳們居然沒有討厭我……該說善良還是,哎唷。
對不起扯太遠了。
明瞭了社會重視的價值後人要嘛追求、要嘛假裝追求;很少有人天生就能置身事外。畢竟根本一點這關乎生存,間接一點地位、尊嚴、虛榮都來自他人的眼光,和群眾相安無事使一切都變得相對容易。
這社會需要「個人」嗎?我總覺得任何一種人都是可以被取代的,社會如果有意志的話大概會假維護個人意志之名行捍衛眾人利益之實。於是我們努力的並不在於成為自己,而在於盡可能避免成為極可能被多數所犧牲的少數。
所謂集體主義的文化如此,家庭主義的文化也是如此。它們甚至連假意維護個人意志這個謊都懶得說了免得事後還要圓,它們直接安排一個或數個適當的角色給你,教導你什麼是群體或家族的利益、而符合此利益的角色扮演盡屬榮譽。於是我們在知道自己是誰之前就先學會了對他人負責,我們在發掘自己是誰的過程中他人的眼光從未缺席;我們不需要成為自己也能夠活下去,只要依循社會的那一套規則,玩得愈出色愈好。
或許是因為這樣,在聽到一位我很尊敬的長者(匿名保護XD)說出「我從來沒想過我是誰,我就是我爸的兒子、我兒子的父親、我學生的老師」時,突然有點哭笑不得。
如果我也能這樣過一輩子就好了。
沒有懷疑、按部就班、不受個人主義的神話所蠱惑,我將與社會融為一體、生養下一代,讓他們帶著我的基因生生不息,如同我爸媽和那位長者;如同他們希望我學會的,好好唸書考上好學校找個好工作;如同社會基於穩定一切之意志所營造的中產階級夢想:這是你們所能擁有的最好人生,不要貪圖不曾屬於你的、也不要羨嫉他人所有而你沒有的。勇於追夢吧!但,是我們教會你的這個,而非你自以為有創意想出來的那一個。
我原本以為這個聲音已經清晰到我足以察覺它、對抗它,一直到要在申請結果中做出選擇的那幾天,我才深刻體認到它是如何深植心底。
去新加坡有許多實際的考量,經濟的、研究的、我爸夜裡不必煩惱退休金不夠用而能睡得安穩的;但名校受不受用?踏馬的原來美國夢的根紮得這樣深,原來地區性全國性世界性的第一志願始終列在我人生的 checklist上,就算明白學術研究從今以後屬於職業更甚於學業,情感上(因為太非理性了只好歸類至情感)我還是為了自己沒有優秀到被名校錄取而感到沮喪……甚或怨天尤人感到憤怒?!
「應然我」和「理想我」都不是「我」,只是社會價值或明或暗在我們心中的倒影;與其說迷失在虛幻的形象才是常態,不如探究自己不斷變動的緣由,讓這追求、渴望而不可得的動態歷程成為自己的故事。
它甚至不需要獨特,至少它是「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