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

2013/02/01

柬埔寨之 大小吳哥

被譽為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吳哥寺,自然是柬埔寨的必遊景點,甚至可以說,它是遊人唯一的目的地──其餘的神廟彷彿都在襯托它的偉大。

以上為旅遊書的說詞,我當然同意吳哥寺絕不可錯過,但人各有所好,旅途中的遭遇也會影響遊客的經驗和感受。前文提過,由於舟車勞頓、炎熱天候帶來的疲憊,在參訪完民宿安排的第一天大外圍神廟群後,我們將大小吳哥的行程延後一日,隔天只先一睹日出(然後去遊湖、回民宿午休、傍晚開始進行小吃之旅)。

有人建議一定要把小吳哥排在最後一天,免得「曾經滄海難為水」,覺得之後神廟乏善可陳。大體而言,大外圍→小外圍→大小吳哥,這樣的參觀順序確實比較理想,但我的原因在於路程,到了旅途將盡之際還要長途跋涉到女皇宮、Kbal Spean等,心理的壓力不小,甚至可能會因為突發狀況而放棄。

如果最後一站不是非遊不可的大小吳哥,Pitodogo那天上吐下瀉全身無力,我們可能就會拋下他了XD。


Sunrise of Angkor Wat 小吳哥日出


五點從民宿出發,清晨的冷風沁涼刺骨,但我的心情卻相當振奮。畢竟這年頭,有多少人還沒親眼見過日出!我一直嚮往著,陰暗的天空隨著太陽升起而大放光明的剎那;我一直幻想著以為,那樣的情景會帶來獨特的衝擊、使我產生「新的開始」那般體會。可惜直到現在我都還沒機會看到,這種真正的日出。

在開始參訪大外圍神廟群之前,剛和Wen-Ju會合那天(2012/12/19),我們先去參觀吳哥國家博物館(Angkor National Museum),想臨時抱佛腳充實一些背景知識。在此勸告打算前往的朋友們…除非你純粹想體驗柬埔寨的博物館文化,否則不值得花費十多元門票──即使你對自己的英文能力有信心,仔細看過介紹也要花上很多時間,展場內中文配音的影片解說也不甚詳盡,收穫有限,還不如買一本品質較好的隨身旅遊書。

我們在那裡聽到一般而言一景一年都只有一次「二分點日出」,在小吳哥卻有二次;當時不明就裡,後來推敲(並行後以wiki確認)為,每天的日出角度都有些許不同,此處的二分點日出,指的應該是一年只有二天,太陽會恰好從正中央象徵須彌山的塔頂升起,形成奇景。其他如我們出遊時的平凡日子,太陽只會從其它角度升起。

清晨,在小吳哥等待日出的遊客們。

但我實在太期待天空隨太陽升起大放光明的「真正日出」,當前方擠滿遊客的吳哥天空逐漸亮起,我真的難掩心中失望。一再和同行人討論怎麼可能在這種平原地形見到「真正日出」,一邊就回頭往城外走去。

後來我們才明白,小吳哥的日出本不在於自然景觀,而是天色變幻與雄偉建築的組合,才吸引人潮每日不遠千里、犧牲睡眠趕來。因為缺乏耐心與對於「真正日出」的愚蠢堅持,我們一早回頭,便錯過許多遊客所期盼、那存在於晴天吳哥清晨的美景。


Angkor Wat 吳哥寺/吳哥窟


沒請到中文導遊,自覺對英文聽力所需的精神力沒啥信心的我們,便和 Tuk Tuk driver Kim 獨自踏上了世界文化遺產之旅。但由於背景知識不足、傷兵在隊,加上一走入城牆就看見主要通道搭起鷹架正在整修,參觀起來不是特別起勁。

東側迴廊浮雕,專心聆聽導遊講解的遊客(我們在旁偷聽:P)

一開始還很有心地四處偷聽英文導遊的講解,最後還是迷失在許多宗教詞彙中。除了聽信導遊之言鼓起勇氣伸手觸摸浮雕的部分最為有趣之外,只能暗自決定要回家惡補;後來透過閱讀,才知道觀賞這些浮雕的要點:下方為近景、上方為遠景,主題多以印度教創世紀的乳海翻騰神話、建寺君主(蘇利耶跋摩二世,Suryavarman II,西元1113~1150在位,在遷都的耶輸跋摩一世之後、中興的闍耶跋摩七世之前)出巡盛況、以及二部經典神話史詩《羅摩衍那》、《摩訶婆羅多》(詳情可在自助建議一文[連結]中推薦的網頁和書籍中找到)。


吳哥寺的建築有三層,「世界上最長的浮雕迴廊」在最外側的第一層(上圖為內側一景),第二層則擺放了些許殘破不全的小展品,內側有精美的阿普莎拉仙女浮雕,並可由此爬階梯上到第三層主塔,要注意的是女性不能穿太過曝露的衣服──膝上裙、無袖洋裝、迷你短褲等──男性也要身著及膝短褲。讓遊客上下專用的扶手階梯(左下圖)入口處,有工作人員檢查服裝儀容。

據說這座階梯是由一位法國人捐資所建,因為數年前他的妻子在下塔時失足跌落。看著成六七十度斜角的陡梯,確可想像徒手攀爬的危險,也不禁對這座建築的崇高升起一絲敬意。

上了主塔,身體原本就微恙的Pitodogo顯得心情更差。原來他不滿遊客們吵雜嬉鬧,破壞了神聖的氛圍。經他一提,我才放下要在炎熱天候下還得穿長褲的煩躁──雖然作為世界文化遺產一躍而成熱門觀光景點,但這裡終究是高棉人的信仰中心,不應該是(自詡以消費促進當地經濟的)遊客們玩樂的場所。


幸好,遠眺吳哥城方向能見到黃色的熱汽球緩緩升空,彷彿在嘻鬧聲中尋得一處寂靜;遙想將吳哥寺稱之為「魯班墓」的周達觀,如何在一座偉大的神廟內望之興嘆!

吳哥寺城外,面城左側護城河。


Angkor Thom 吳哥城/吳哥通王城


位於吳哥寺北面二公里處,便是吳哥通王城的南門,一般遊客都會從南門進入,二旁有乳海翻騰神話中,攪動乳海的天神與阿修羅石像,氣勢磅礡。不過我們是在參觀完塔普倫之後,直接從東面的鬼門進入,後從南門離開。Kim載我們直達高棉微笑所在地:Bayon。

逛完Bayon之後,Pitodogo的身體已經不堪負荷,我一心只想跟鬥象台(Elephant Terrace)象鼻及地的石像們合照;想不到卻誤入歧途,爬上巴芳寺(Baphoun)…好啦我知道很誇張,這又是功課沒做足、書又沒帶好的烏龍之一。但要我說,卻是一場美麗的誤會。如果不是無知,也見不著巴芳寺塔頂的風景。

Elephant Terrace一角的階梯


Bayon 巴揚寺/巴戎寺/百茵寺


除了小吳哥,Bayon是柬埔寨另一個不可不遊的知名景點。深受世人喜愛的「高棉微笑」,是以驅逐占婆人、中興吳哥王朝、建造吳哥城的君主闍耶跋摩七世的形象所刻。加上四個城門,Bayon一共有54座寶塔,每座都是以四面佛像形式雕刻,總計有216面佛像。初至Bayon只見得亂石中的入口,看不出有何特殊之處;只有進門、走上階梯,才會在快門聲中見識到它的魅力。

左下圖是Wen-Ju掌鏡,拍下微笑面容群之中一座上半臉殘缺、嘴角略微下垂的佛像;藍天白雲的背景(百分百未經後製的原汁原味),真要運氣好才能拍到。許多旅遊書上都會洋洋灑灑地建議要在什麼時段到哪座神廟,陽光會構成最美的景象。我們也親身體會到,在耀眼的光線之下,要掌握色彩、陰影、快門速度等,使畫面不致過曝,確實需要許多耐心等待。


從Bayon開始我們算是半拋下Pitodogo了,右下角的圖便是在他去尋找遙遠廁所與我們失散之際,Wen-Ju的牛刀小試。細想吳哥之美,便在大者雄渾磅礡、莊嚴肅穆,小者幽靜神秘、典雅細緻,千姿百態,令人回味無窮。


Baphoun 巴芳寺/巴本寺


在何修仁先生《吳哥窟、叢林裡的眾神之城》一書出版的2006年,Baphoun還未修建完成。它雖然是吳哥城內最高的神廟,卻一直沒什麼名氣;大概就是因為修復不易,一直到書成之際都還在「閒人勿入」的階段吧。

這座城並非中興君主闍耶跋摩七世(十二、三世紀)所建,而是完工於稍早的十一世紀。它同樣採取四面對稱的須彌山風格,中央塔頂有石塊堆成的臥佛。我們參觀的時候,神廟內相當冷清,只有不到十組、約三五成群的遊客,在偌大的神廟內遊蕩。當時我一心以為爬到塔頂可以見到明信片上的石象(曾經被Wen-Ju笑說拿明信片當旅遊目標),才千辛萬苦登高、得此遠眺機會。


上圖就是走到第三層塔頂,所見的風景。畫面中向前方延伸的筆直步道,是我們入廟的來處。這的確讓我想起北京的天壇,但毫無心理準被要攀爬陡峭階梯的當時,只抱持著挑戰的心情。

好不容易上了最高層,原本以為還能再登上右圖的看台,「更上一層樓」;無奈似乎是修復未竟,階梯被鐵鍊鎖著。書中所寫的臥佛,也不復得見。


還記得當時在塔頂吹著風,回首來時路,我對義氣相挺的Wen-Ju說,這真是一次「徒勞無功」的登高;路程愈艱辛、就愈會質問自己是否值得,不正巧與博士之路不謀而合嗎?但現在細想,或許那裡會有,只有傻傻走過之後才能見到的風景。

沒見到之前,誰說得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