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

2014/05/15

來去大馬──檳城必去/行程建議

走過的地方多了之後,漸漸地,要在所到城市去蕪存菁不再那麼困難。2008年被納入世界文化遺產,古蹟核心區加上緩衝區一共四千多幢等待整建的老街屋,荒廢破敗與古老懷舊只在一線之間。在喬治城騎車閒蕩自別有一番悠然情懷,非去不可的景點不多不失為一加分。

四天三夜走訪檳城,只要不將蒐羅一般旅遊書上的所有景點及小吃視為目標,絕對綽綽有餘。我的建議是,不妨像我們一樣,安排留宿一晚新關仔角,走訪Gurney Drive上一排茶室,除了必吃的康乃馨肉骨茶外,尋覓專屬自己的私房小菜。吃飽了便在長堤岸看海發呆,或到泰佛寺、緬佛寺走走。剩下二天,除了近郊的升旗山、極樂寺之外,在古城喬治市租台腳踏車(一日10 RM),只要避開正午時分的炙熱陽光,按圖索驥也可、意外驚喜更佳,晃悠於古蹟美食之間,消磨消磨。

以下羅列我個人推薦的景點,若是時間緊湊無法悠哉閒逛,不妨參考。



[檳城必去景點清單]

姓氏橋(Clan Jetty)

姓氏橋,檳城入選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重心。早期渡海來島的華人原先相聚在渡頭討生活,後來沿渡頭搭建起房子,福建話稱為「海底厝」,也就是在海上搭建的吊腳樓。和沿岸其它海底厝不同的是,姓氏橋的居民之間有宗族的血緣聯繫,橋頭僑尾大多有廟,供奉著祖先自原鄉帶來的神明與香火。


在姓王、姓林、姓周、姓陳、姓李、姓楊,和雜姓橋七座渡頭當中,以姓周橋最為一般遊客所熟知。原先在城內「公司厝」內安身的羅漢腳們,為了方便看守港口接駁的生意,在渡頭搭建起簡便工寮;後來或將原鄉的妻小接來、或在當地成親,經政府同意後才開始搭建起目前所見規模的吊腳樓。除了住戶最多(目前仍有七十多戶)之外,周氏似乎流著善於經商的血液,隨著遊客人數增加,不但開店做起生意販售一些小紀念品,甚至提供民宿,讓想體驗海底厝生活的遊客有個別具風情的體驗。


My Chew Jetty Homestay 就是其中一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進一步搜尋資訊。


姓周橋尾,頗為熱鬧。

除了勢力龐大的姓周橋,我們也「尋根」似地到了姓陳橋逛逛(不是我的姓啦,天氣太熱了不然我得去雜姓橋的)。姓陳喬的入口相當不起眼,要從「陳美榮鳥店」旁的巷子鑽入;進去之後才發現,不起眼的可不只入口,整座橋都相當樸實,除了在海上以外,就是一般鄉下住家的況味。從聚落的氣氛,似乎多少能窺見不同姓氏的個性!



升旗山(Penang Hill)

「沒去過升旗山,可別說你去過檳城!」這句話不是我說的,可惜出處已不可考。

位於喬治城西邊十五至二十分鐘車程,海拔約八百公尺的升旗山可以俯瞰全島,氣候宜人,殖民時代的官員在此興建別墅、避暑辦公。1923年曾興建纜車,1977年又從瑞士引進新型纜車使用至2010年,2011年建好的最新型纜車,只要四分鐘便可抵達山頂。因為去年曾有多起故障 [相關新聞連結],整修後今年初再度開通,我們去搭乘時倒沒遇上什麼問題。


嚴格說來升旗山的所俯瞰的島景、夜景十分普通,但一定得親眼見識。來回纜車票價每名外國成人是30 RM,學生票 15 RM,週一至周四七點後上山也只要半價 15 RM(優惠自2014/3/1開始為期一年 [相關新聞連結]);但纜車每半小時才一班。我們自下午六點上山,為了夜景等到將近八點,天才全黑,搭上八點半下山的車。幸好山上的咖啡廳有 free wifi,還可以查查晚點到汕頭街要吃什麼,不至於太無聊。

如果想體驗遺世獨居、居高臨下的殖民官員生活,升旗山上也有旅館可供住宿(詳情請見Bellevue The Penang Hill Hotel [tripadvisor link] 或 [官網連結])。價錢不是頂級,服務似乎也不是頂級囉!



藍屋/張弼士故居(The Blue Masion/The Cheong Fatt Tze Mansion)

張弼士,被稱為中國的洛克斐勒,曾是十九世紀末在南洋呼風喚雨的一號人物。但藍屋,也就是他晉升仕途,開始擔任滿清第一任駐檳城副領事後所建造的居所,卻充滿了一代首富的子孫如何散盡家財最終沒落的故事。


藍屋的入園費 16 RM,包含英文解說員,每天只有三個固定時段可以參觀(我們去的是三點場,四月才剛更新場次),旺季最好先去買票預約,參觀時間約四十五分至一小時。



其實開放參觀的空間並不多,主要是聽聽解說員分享建築設計在風水上的考量、大概了解一下張弼士的生平(後來發現解說員講的內容和維基上的資料略有出入)、並看看藍屋牆上那風格獨特的藍。


根據解說員的說法,張弼士雖然篤信風水,卻也熱愛西洋建築藝術及生活方式,因此藍屋在設計上,處處可見二者的結合。比如藍屋面朝的方位,就是有助於張弼士吸取日月精華的方位;屋內將客廳與內廳分開的天井,也有個銅錢圖案的集水入口(見下圖右下角的小圓圈),落在屋頂上的雨水會經由集水入口注入天井中,表示財入,雨水排出的出口較小,表示支出較少。


為了挑選合適的繼承人,張弼士甚至在生前和幾名不肖兒子斷絕父子關係;但在此嚴厲的作風之外,他又在七十多歲時,娶了二十多歲的年輕妻子(七姨太)。是上了年紀對兒子們灰心?還是純粹想沾染青春的滋味?中國的洛克斐勒,似乎不是很理性。雖然能幹的七姨太讓他老來又得子,在他死後一手撐起大家族,仍無法避免張家「可供八代子孫衣食無憂」的遺產逐漸凋零的命運。


據說張弼士死前已經能預見家產被揮霍殆盡,藍屋逃不過變賣的命運,在遺囑上言明在最小的兒子死前不可變賣。但1960年代,張家子孫經濟拮据,開始將藍屋租賃給許多窮苦人家,一整家人住一間房,生活環境奇差無比。1991年,他的最後一個兒子過世後,藍屋易主,買主花了三年修復早已被生活摧殘、耗損嚴重的屋子,在1995年開始對外開放。


Pitodogo說,張弼士似乎沒有很要求子女的教育,否則與板橋林家花園的林本源家族至今仍欣欣向榮的經驗來看,富不過三代,並不是富人必然的命運。


附註:藍屋也有提供民宿噢!想住在曾經的南洋首富故宅中,請查閱官網 [連結],或參考 tripadvisor 上過去旅客的評價 [連結]。

龍山堂邱公司(Leong San Tong Khoo Kongsi)或謝公司

公司,本應作「公祠」,是移民和同宗族的鄉親的互助組織,因此共同祭祀宗族祖先。但另一方面,組織照顧其成員的範疇包羅萬象,包括作媒、教育、介紹工作、提供借貸、祭祀等等,較團結的宗族(如邱姓)也有自己的營利單位,所以稱作「公司」也無不可。在當地人眼中,公司們除了照顧與保護,也要求成員之間互相幫助的義務,規定甚或流於嚴苛,用暴力解決事端的也不在少數,和「黑道」的運作模式只有一線之隔(或許那條線就是法律吧,在一個法治國家的話)。


一座座的廟宇是個宗族維繫團體力量的信仰及活動中心,除了祭祀神明之外,也有許多「祠堂」甚至「生祠」,前者有牌位,後者有牌匾,龍山堂右面的小房間,牆上掛著滿滿的牌匾,教育程度高的有成就的成員都會回鄉奉獻。

邱公司入園參觀要付門票 10 RM,是一張貼紙,貼在身上即可。龍山堂整建得相當不錯,漫步其中,有種回到南臺灣風景的熟悉感。


若是對高聳的廟宇較無興趣,也可考慮參觀最早興建的謝公司,去看看傳說中孫中山為避清廷追緝曾逃竄的小門!


[值得一訪]

極樂寺

百年古剎極樂寺,並非一朝一夕建成的,彷彿隨著檳城的發展,逐步加蓋了許多建築,形成一個很大的園區。我們到的時候,觀音像旁邊仍搭著鷹架,據說是剛為她加蓋,免受日曬雨淋。


其實檳城的寺廟,都會讓人想起台灣,畢竟系出同源(閩南一帶),風格十分相似。


參訪觀音像的電梯式纜車軌道(俯瞰)
參觀極樂寺中段,會分成左側往萬佛寶塔,右側往觀音像。萬佛寶塔的門票是 2 RM,應該只是清潔費用吧;觀音像則是二分鐘可達山上的電梯型纜車,來回票價 6 RM。觀音像神情安詳優美,山上的風景也不錯;至於寺廟,大概和台灣風格太過相似,我們又只有一小時走馬看花的時間,沒有特別印象。

自極樂寺俯瞰檳城

北海斗母宮

當地人聽到我們要去北海,有點不可思議,表示那邊沒什麼可看。不過出來旅行的本質也只是路過,名勝固有名勝的景色,市井也有市井的風光。我們搭乘大型的免費渡輪到了北海,船上多是當地人,也許是工作與住家分隔在海的二端,每日通勤;也許是要到北海的車站,搭車前往大馬的其它地區。


渡輪站緊鄰客運車站,路上充滿拉客的小哥、一些雜貨攤販,車站旁有一個大型的市場,位旅人販售果腹的食物。我們找到一旁的計程車招呼站,談好前往斗母宮附近海鮮餐廳的價錢 18 RM,便上了車。這價錢多半是有點拉抬,本來司機開價20 RM,我請他便宜點,他說要付高速公路的過路費(後來在路上看了,過路費也不過 0.6 RM), 18 RM 吧別再殺了。車程十多分鐘,也不知道是好賺,還是好心,我們下車前司機問我們要怎麼回去,那附近看來招不到車,我們便請他一個半小時後再來接我們,省得煩惱回程。

在阿吉海鮮吃飽喝足以後,我們步行三五分鐘至斗母宮。堂皇的廟宇在夜晚的燈光中顯得更加莊嚴。在空蕩的廟宇內晃一晃之後,走到後方的廁所小解……廁所並不破舊,但節能減碳得措施使它在開燈之前,頗有兇案現場的氛圍。


「喬治市魔鏡」壁畫作品(Mirrors George Town)

立陶宛的青年藝術家恩尼斯(Ernest Zacharevic),受邀參加2012年度的喬治市節慶「George Town Festival」所創作的街頭壁畫。除了在牆上作畫之外,藝術家還使用許多立體的素材(如「姊弟共騎樂」一作中的單車、「爬牆小孩」用來墊腳的椅子),為作品增添趣味。


下圖便是貓系列中最巨幅的一張,牆的另外一面有隻探頭探腦的老鼠,空間感十足!


貓系列的另外二幅作品都在附近,一幅是一隻家貓目光向上,仔細一看,屋樑旁正繪了一隻小老鼠,非常有戲。循此邏輯,最後一幅被遺棄的小貓咪們被裝在盒子裡,應該要在巷子不引人注意的角落!果然如此,往下圖中老鼠的右側前進,在小巷子小角落,便可看到二三隻無助的小貓,惹人愛憐。



除了壁畫,喬治城內還有一系列街頭裝置藝術,那是當地的雕塑師在「標誌喬治市」(Marking George Town)計畫下,逐步增添的創作,也有可觀。

騎著單車,在老街尋訪充滿巧思的畫作,不失為一種旅行的情趣!但若過於投入於尋寶之中,反而會錯失了巷弄間尋常的風景。檳城就像台南,雖然有其現代化的一面,但老街仍舊古色古香,適合慢遊,在巷弄間發現屬於自己的驚喜。


[附件]

我們的詳細行程及花費記錄(2014年42629日)[dropbox檔案連結]
參考書籍:杜忠全《戀念檳榔嶼》[網頁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