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

2015/07/26

推薦信是什麼,可以吃嗎?


申請過三次研究所,向許多人請求過為我撰寫推薦信。而前幾天,在指導教授的協助下,為上學期無償擔任我的小小研究助理的來自加拿大的韓裔交換生,寫好了人生第一封推薦信。

以往向教授們請求撰寫推薦信時,通常要提供草稿。一開始傻傻地,試圖模仿教授的語氣去寫,也不清楚那樣好不好、恰不恰當,想來真是涉世未深。後來得到曾擔任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心理系主任到台大的訪問學者亞瑟的指導,才開始明白推薦信是怎麼一回事。

就結果而言,我學到了推薦信以及讀書計劃(Statement of Purpose)的撰寫原則每段開頭提供此人(自己)為何適合就讀該學校學程的論述,並輔以事實為證。這個原則不僅是使推薦信和讀書計劃成功的書寫原則,更是我們這些赧於推銷自己的東方人在書寫時,該好好掌握的心法。

自我推銷,開始時真的非常困難。即使有時我們也為了挑燈夜戰取得高分、為了辛苦許久終於獲獎而洋洋得意;「不自誇、不炫耀」早已是好學生在華人社會裡求取生存的反射動作。有人說,這在西方是行不通的。這句話本身沒錯,但也千萬不能誤會——這並不表示西方人那套是謙虛的反面——天花亂墜、將三分說成十分。

我也是一直到,自己不再身為亟須自我推銷的當局者後的一段時日,才漸漸明瞭「推薦」的真義。


所謂的「推薦」,是推薦人以自己的成就、信用、甚至人格為籌碼,向對受薦者一無所知的組織或個人,提供關於受薦者的第一手資訊。這也是為什麼,推薦人愈成功,說出來的話愈有分量,和專家成為其專業領域的產品代言人同一個道理。如果產品沒有專家說得那麼好(而且是可以被客觀驗證的),專家的信用便會下降。但專家卻不一定是最適合銷售該產品的人選。一個從未使用過該產品的專家(從未和受薦者緊密合作的推薦人)和一個長期使用該產品的素人(名氣不大卻曾和受薦者長期合作的推薦人),誰說的話較有分量,難分優劣。這也是為什麼,推薦信的第一段,往往是推薦人和受薦者的關係。

向讀者建立了推薦「資格」後(這部分由申請者本人撰寫的讀書計劃當然可以跳過),便進入推薦的正題:推薦什麼、為何如此推薦。讀者的身份和目標愈明確,這部分的「主題」也就愈容易選定。一般而言,推薦的內容會包含:動機、能力、人格特質。理想的情況下,每一項受薦者的優點,都應該要符合該校系重視的項目;而每一項優點,都須以受薦者做過的事情作為事證。

唯有具備細節的事證,是具有說服力的訊息。也唯有受薦者「真正做過的事」,能在字裡行間建構鏗鏘有力的自信。

所有的形容詞無論是否為溢美之詞,都過於抽象。什麼是優秀?什麼是負責?什麼充滿熱情?都需要事實作為輔助——在校成績、研究成果、競賽獲獎,可以作為優秀的佐證;會議不缺席不遲到、作業報告準時交件、信守各種承諾,可以作為負責的佐證;無償學習(例如旁聽)或參與研究(義務擔任助理)、持續多久每週固定花多少時間投入研究,可以作為對研究充滿熱情的佐證。

無論推薦他人或自我推薦,事實都比詮釋更能讓人信服。然而,羅列事實本身卻沒有多大用處;因為組織與詮釋這些事實的方式,才能賦予事實以「意義」。為何這些事,表示該受薦者是個讀者想要的、甚至不能錯過的人選?為何讀者要在乎受薦者做過什麼?

推薦,並不是說說場面話、也不是訂題為自誇的作文比賽。好的推薦,能夠將受薦者(申請者)過去的生命經歷和未來在目標校系(或企業或組織)進一步成長發揮的可能性縝密的連結起來。需要反思、也需要創造。


同一個行為,經過不同的詮釋,就能凸顯受薦者截然不同的特質。比如在課堂上勇於發問的行為,可以是具備洞察力(能提出核心問題)、可以是主動學習(提問並不會加分)、也可以是善於溝通(能清楚闡述自己的疑問)、甚至可以詮釋為充滿自信的人格特質(尤其在不鼓勵發言的華人課堂),端看撰寫者如何運用。

由於篇幅的限制,若各封推薦信能著重不同面向,便能更理想地呈現受薦者完整的面貌——提供的資訊較多、也較容易脫穎而出。這完全是策略、是手段。若是請求研究專題的指導教授撰寫推薦信,自然希望他能特別推薦自己在研究方面的表現、兼及與他人溝通、合作的能力;只是修過幾堂課的老師,就可以注重學習能力、學科表現、人格特質。想強調在社團或其它課外活動所展現的領導能力、企劃能力;相識已久但通常只在非學術或課業的場合交談的「導師」(台大便有此制度),或許就比較適合。

對推薦信的功能有了進一步的理解之後,在準備給推薦人的草稿時,就有了明確的方向。其中的祕訣是:不要妄想模仿教授的語氣!每個人都有自己寫作的風格,所有推薦信都是同一種風格也太不自然了。教授們也不是第一次寫推薦信,想必都有自己的模板、也有自己的習慣,作為受薦者,我們只需要提供推薦人不太可能記得(但就他們的角色而言有可能知道)的事實細節,由他們決定要選擇什麼內容、如何進行裁剪。

撰寫推薦信和讀書計劃,都需要從讀者的角度思考,才能將事實以他們期待的方式詮釋。而為推薦人準備推薦信的草稿,也需要從推薦人的角度思考,才能提供他們願意取用的題材——更好的是,願意以我們希望的方式來詮釋那些題材。

別再專注於「我是什麼樣的人、真的值得如此被推薦嗎?」,把力氣用在「讀者想看到什麼樣的候選人,推薦人如何看見了那樣的我呢?」吧。


回到我的小小研究助理,由於她只是要求一紙曾經志願擔任過研究助理的證明,並未鎖定讀者群。我就只是根據她助理期間做過的事、以及我和她互動的經驗,說明為何在我眼中,她是個願意主動學習、負責可靠、有反思及溝通能力的人。

隱惡揚善嗎?或許有一點吧。但只要無愧於心,何妨試著去看到他人的優點,將行為從好的方向詮釋?至於我個人對於她的行為詮釋是否合理,就留待讀者自行判斷啦!